![]() |
|
| |
| |
| |
| |
|
个人简历
2002年9月–2006年7月,安徽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6年9月–2009年7月,安徽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9月–2013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航空宇航推进器理论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邵自强教师;
2011年9月–2013年7月,奥地利BOKU大学可再生资源专业学习,公派留学联培博士;导师Thomas Rosenau教授。
2016年5月–2018年8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导师张俐娜院士。
2013年7月– 2019年11月,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工作,讲师。
2019年12月-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系工作,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硕士生招生专业:材料学(学术型);材料与化工(专业型)
目前的研究方向:天然高分子基先进功能材料开发,主要包含
1、天然高分子(纤维素、甲壳素、蚕丝等)的多级结构化开发利用:催化剂载体、酶载体、干细胞载体、抗菌止血等电池粘结剂等;
2、天然高分子纳米化开发利用:先进纳米化技术、纳米电池粘结剂、改性聚乳酸高耐热、高阻隔性性材料、改性全生命周期农膜等;
3、微流控下天然高分子结构化控制:渗透能转化、智能传感器、辐射制冷纤维等;
4、纳米纤维素的食品与化妆品领域应用:无脂耐融化冰激淋、高分子皮克林乳液卸妆液、耐温口红。
主讲本科生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形态结构与性能》、《高分子行业标准与法规》
主讲研究生课程:《学科前沿专题》
社会兼职:担任中国纤维素行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编号J20221108,2022.1--2027.1),积极为“碳中和”事业做科研贡献。
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
(1)球形、短棒、长纤、网状等多样性纳米纤维素的创新制备技术与其功能应用。
(2)纳米纤维素高性能材料开发:耐低温电池粘结剂、高强高透偏光膜、全生命周期农膜等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1)海南省重点研发专项,面向生物基新材料的改性纳米纤维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50万,ZDYF2023GXJS019,2023.02-2025.02,主持,在研。
(2)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VB5内酯酶绿色稳定高效固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5万,2022a05020059,2022.1-2024.12,主持,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环状聚合物的合成新策略及其链段运动受限的荧光研究,60万,22171067, 2022.01-2025.12, 参与,在研。
(4)安徽省重大专项,“高耐热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No. 项目号), 200万元,2020.10- 2023.10,主要参与,在研。
(5)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秸秆高效制糖耦联产聚合级乳酸“, (No. 202004a06020039) , 80万元,2020.1-2022.12,主要参与,在研。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纤维素接枝螺旋聚异腈的梳状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手性分离性能研究” (No. 51603059), 23.4万,主持,结题。
获奖及专利情况
获奖: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项(2021),近红外光响应新型纳米材料的可控构筑与能量传递原理。
指导第八届 “互联网+”创新创业赛获得省银奖和省铜奖(2022)
指导第七届 “互联网+”创新创业赛获得校金奖、省金奖(2021)
指导第六届 “互联网+”创新创业赛获得校金奖(2020)
指导本科生毕设论文获得校级优秀论文指导导师称号(2019)
指导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赛获得校金奖、省银奖(2019)
指导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创业赛获得校金奖、省银奖(2016)
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北京市金奖、全国铜奖(2010)
奥地利纤维素艺术与科技产品全国赛获“Fiber Plus”特别奖(新材料奖)(2012)
专利:
[1]王慧庆 ,一种可缝裁单面导电抗菌的甲壳素水凝胶神经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2022, 公开号:CN114470325A。
[2]姚日生,王慧庆,李晴晴,邓胜松,王淮,何红波,李效文,一种全生物降解耐热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2, 公开号:CN 114957943 A。
[3]姚日生,杜俊,何红波,王慧庆,王淮,刘晴川,邓胜松,一种高耐热变形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2,公开号:CN 115449202 A。
[4]王慧庆,张凯源,罗志鑫,胡家园,朱敏,李毓铖,一种壳聚糖载银高强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2022, 授权号:CN 110204756 B。
[5]王慧庆,钱浩,沈晓飞,张燕,张铭涛,王震宇,一种手性分离多功能纤维素基材料及方法,2022, 授权号:CN 110841613 B。
[6]王慧庆,王超君,左盼盼,钱浩,张燕,黄祖亮,鲁传虎,一种溶液再生高湿强纸张及其制备方法,2021,授权号CN110904724B。
[7]王慧庆,沈晓飞,钱浩,张燕,宋磊,张铭涛,谢开云,一种超疏水多功能纤维素基材料表面处理方法,2021, 授权号CN110774394B。
[8]王慧庆,张铭涛,钱浩,沈晓飞,张燕,一种含有鱿鱼骨纤维的纸张及其制备方法,2021, 授权号:CN110130144 B。
[9]王慧庆,左盼盼,王超君,钱浩,张燕,张铭涛,刘炳辰,一种高湿强纳米蚕丝纸张及其制备方法,2021,授权号:CN110747698B。
[10]卢芸,王慧庆,马星霞,刘波,一种用纳米纤维素对木材进行防腐和加固的方法,2021, 授权号CN111702900B。
著作论文(代表作)
论文:
[1]High strength antibacterial membranes consisted of nanofibrous chitosan immobil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21,e51518. Zhiyu Chen?, Jiali Yuan?, Qinran Yu, Zhixin Luo, Cong Xie, Kaiyuan Zhang, Longxiang Tang, Huiqing Wang*.
[2]Super Chirality Promotion of Helical Poly(Phenyl Isocyanide)s by Grafting onto Ethyl Cellulose,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2021,222, 2100103.Xiaofei Shen, Hailong Huang, Hao Qian, Longxiang Tang, Yan Zhang, Min Xu, Huiqing Wang*, Zhongkai Wang*.
[3]直接测量纤维素分子量的方法研究进展,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21,元佳丽,陈峙宇,王欣雨,李晓赢,李敏慧,贾鹏飞,王慧庆*,
[4] Helical Poly(phenyl isocyanide)s Grafted Selectively on C-6 of Cellulose for Improved Chiral Recognition Ability,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 231:115737.Hao Qian, Hailong Huang, Xiaofei Shen, Yan Zhang, Zhenyu Wang, Mingtao Zhang, Huiqing Wang*, Zhongkai Wang.
[5] 木基炭微纳功能骨架,化学进展,2020,32(7).卢芸*,李景鹏, 张燕,仲国瑞, 刘波, 王慧庆*.
[6] 纳米纤维素的最新制备研究 I. 化学法,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20.9.张燕,张铭涛,王震宇,文海云,宋磊,王慧庆*,卢芸*.
[7] 纳米纤维素的最新制备研究Ⅱ. 机械法,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20.9.张燕,左盼盼,王超君,元佳丽,徐天和,王慧庆*,卢芸*,
[8] ZCIS/ZnS QDs fluorescent aerogels with tunable emission prepared from porous 3D nanofibrillar bacterial cellulose.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9, 8: 115173. Huiqing Wang*, Hao Qian, Zhixin Luo, Kaiyuan Zhang, Xiaofei Shen, Yan Zhang, Mingtao Zhang, Falk Liebnerb.
[9] Full-color-emitting (CuInS2)ZnS-alloyed core/shell quantum dots with trimethoxysilyl end-capped ligands soluble in an ionic liquid. RSC Advances, 2019, 9:25576.Huiqing Wang*, Jiayuan Hu, Min Zhu, Yucheng Li, Hao Qian, Xiaofei Shen, Falk Liebner and Thomas Rosenau.
[10]Facile synthesis of UCNPs/ZnxCd1-xS nanocomposites excited by near‐infrared light for photochemical reduction and removal of Cr(V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18,39:1240. Mengli Zhao,Wanni Wang, Huiqing Wang*, Haisheng Qian*.
[11] Synthesis and Chiroptical Properties of Helical Polyallenes Bearing Chiral Cholesteryl Pendant Group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17,55:2227.Zhi-Peng Yu, Na Liu, Ya-Lan Lin, Jian Huang, Hui-Qing Wang* ,and Zong-Quan Wu*
著作书籍:
编写中文专著《木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科学出版社,2020年,承担第四章“纳米纤维素的精确表征技术”编写,文字约四万字。

